根据2016年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, 超过一半(54%)的移民在抵达加拿大后选择去加拿大大专院校继续学习。 获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移民中,有88%的人选择了去大学或者学院完成学业。 在整个大平原区(包括阿尔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),共有约7.3万外国人获得了高等教育学位,其中4万人选择在温尼伯定居。

留学签证是要存单的,留学签证存单数额需要一年的学费以及生活费,需要半年的定期存单。留学签证存单要求:1、存期:大部分国家的使馆要求存期为6个月,在准备资金时一定要计算好,开始办理签证时存单已经满了6个月;2、数额:存的金额需要覆盖第一年所申学校的学费和生活费,这个可以在所申学校的OFFER上找到,

有。从中国申请家族滞在签证的人员大概每年有5000人,每年拒签的大约有40人,拒签率大约是1%左右。签证官在判断是否签发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的时候,主要看的是担保人的经济能力和人品。如果担保的金额不足,或者申请人有移民到第三国的记录,那么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就很难申请下来。

AP是美国的课程,在加拿大是可以申请的,但是不能用来抵免学分。一般来说,国内学生去加拿大留学有两个途径,一个是申请加拿大的高中,然后在那里考预科,升大学;另一个是申请加拿大的本科,过去以后从大一读起。

作为一个在留学业内混了有些年的培训老炮,我想说的可能有些刺耳,但是希望你能听进去。 你之所以会问出“为什么要学习雅思/托福”这个问题—— 大概率是因为:你已经被学校录取(或是你认为你有希望被录取),即将出国读书,而第一关就是语言的拦路虎。所以你要先过语言这关才能入学。

不需要的,直接去就可以啦~ 登陆证的有效期是3个月,三个月内必须要回国或者去别的国家!过期了会被遣返!

以我在各大公司招聘的经验来看,其实PR与否对于拿到面试的概率和拿到offer的概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。 当然这个结论不是必然的,我观察了身边大量成功的留学案例之后得出的结论是:在澳洲拥有永久居留权(也就是PR)的中国留学生,

作为从理工到文科再到理学跨类的苦逼学生,我大概掌握了五门课程的GPA换算比例(因为换过专业所以每个专业的平均GPA都知道) 首先说明GPA换算绝对没有固定公式!因为各学校的评分制度和课程难度千差万别。

这个事儿吧,不能说学校或者移民局跟中介直接有金钱往来。但是呢,你签的所谓的那家中介,其实呢,真正跟你接触给你办留学申请的人,真的有可能是某家留学中介在澳洲这边的代理。。。

先说说我自己的经历,我是2014年考的暖通师,那时候国内没有开放这个考试,所以就想办法考了国外的一个,当时就报名了水暖师,结果成绩出来全部都是满分,然后就拿到了一个证书,具体的水暖师是啥情况,可以看我另一个答案 这里要提一下,我在备考的时候只是看了一遍书,然后就做了一套真题(就是2013年的),

我们学校是于2018年与位于慕尼黑的Hausaufgaben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,这是一所历史非常悠久的学校,建立于1963年。我校学生可以在该学校的官网上面看到该校的简介,附该官网链接: https://www.haus-aufgaben.de/ueber-uns 。

日本的大学是承认中国学历的,但是中国学生过去之后需要重新学习10%-20%的课程(具体要看专业)才能毕业,相当于你把本科读了两遍,很亏的。

大签就是学习许可(Study Permit)的简称,小签就是访问签证(Visit Visa),两者都是加拿大移民局签发,正式名称叫“移民签证”(Immigration Visa)。

如果大赦,首先受惠的是EB-5投资人 。美国移民局每年大约处理40万个移民申请案,其中大约1/3是EB-5投资案的I-526申请;去年一年就批准了超过8.9万名申请人,创历史新高! 目前美国各职业类别的工作签证总配额为14万,而EB-5一类就占了将近70%,约为10.1万个。

来澳大利亚两年了,从国内过来,之前有工作,辞职后过来的,没有找雇主担保。 刚开始过来在酒店做服务员,因为语言问题,只做了2个月,那时候工资税后2500澳元(14000人民币)左右。后来因为酒店生意不好,就解雇了我们这些国际员工,当时正好碰上圣诞节,放假3周。

我2018年,在博偉读过书,来答一下 这所学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理工学院,一个是职业学院。前者是政府建立的,后者是私人建立。我被分配到的校区是在盛港附近,离市区挺远的,周围都是工业区。 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很差的。宿舍环境差,没有空调冷死人。教室和图书馆都很破旧。

可以的,美国非移民签证是可以续签的 一般情况是你在美国境外申请的B1 B2 签证(也叫旅游/商务签证)到期前三个月内都可以在美国境内续签的;如果你是在美国境内申请的I-94表上的非移民签证到期前的6个月里续签则被称为“visa revalidation”。

作为在日企工作多年的老司机,关于「去日本上班需要考日语」这个问题,小丸纸有话要说! 先上答案:想去日本企业就职,语言能力是必要条件!

推荐入学,是日本人自己的叫法;在中国语境下,更确切的表述应该是“录取推荐”。 日本的大学,除了部分私立大学有中国意义上的自主招生权(也就是可以自行组织考试,自行决定录取)之外,大部分公立大学的招生名额都是需要上报给政府的。因为大学数量不足,很多学校都面临招不满的情况。

我帮几个申请欧洲的学生处理过此类情况,所以比较了解, 总结起来有两点要注意1. 注意自己的材料是否完整(比如护照是否过期);2. 在提交之前,一定要先给学校寄送确认函和接受函原件!
